余堅忍婦產科專業醫療網站─門診時間
 
尿失禁臨床經驗分享專線 螢光抹片的公開秘密
 
醫師簡介
最新消息
衛教專區
醫學圖解
門診時間
聯絡信箱
返回首頁
 
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衛教首頁
 
台北榮民總醫院 婦產部
主治醫師 余堅忍博士
 

  阿芳 (化名) 一進冷氣房就噴嚏不斷,阿美 (化名) 也不遑多讓,每天早晨總是噴嚏連連。這看似沒什麼的過敏反應,但對有應力性尿失禁的阿芳及阿美來說卻是煩惱不堪。因為,每當噴嚏發生時,都會漏尿弄濕褲子。出外運動更不用說了。尿失禁在台灣的發生率約為30%。主要為膀胱過動造成的尿急性尿失禁、及尿道壓力不足造成的應力性尿失禁 (又名用力性尿失禁) 。有些患者同時患有尿急性及應力性的尿失禁,稱為混合型尿失禁。

  尿急性尿失禁與應力性尿失禁造成的原因不同,所以治療上也有所差異。尿急性尿失禁的病因在膀胱,主要是因為膀胱肌肉及膀胱神經的病變引發膀胱過度敏感。當敏感的膀胱受到刺激,如尿液量的增加、質的改變、或重力震動、或溫度刺激等,導致膀胱肌肉不自主的持續收縮。這類尿失禁的漏尿量會較大量。治療以抑制膀胱敏感為主,因此不論應用骨盆底肌收縮運動、藥物治療、或電氣刺激術,都是以促進膀胱放鬆,尿道緊縮為主。使膀胱恢復其正常的儲存尿液狀態,及強化尿道閉鎖的功能,減少漏尿的機會。尿急性尿失禁的治療,絕大多數適用於保守療法,極少數患者需要手術治療。

   應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在尿道及骨盆底,主要的病因是骨盆底構造鬆弛或神經受傷等因素,使得腹腔壓力突然增加時(如咳嗽、噴嚏、大笑、運動、或提取重物等),尿道內壓力無法及時相對應的增加力量,來對抗往外流竄的尿液。這種因體位姿勢、腹部用力、或運動導致的應力性尿失禁,大多合併發生陰道鬆弛或膀胱頸移位下垂。少部分患者未發生上述骨盆底、膀胱頸及陰道解剖構造上的異常,但卻有尿道擴約肌肌力不足的現象。應力性尿失禁的治療著重於恢復尿道閉鎖的功能,使其能即時阻抗膀胱突然增加的壓力。這種即時性的尿道阻抗力增加是治療應力性尿失禁的精髓。應力性尿失禁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,矯正鬆弛的骨盆底、使下垂的陰道及膀胱頸回復原位,增進尿道的即時抗壓能力。其他保守療法的地位在於輔助手術治療,以提高治療效果。

  治療原則除了與病因有關外,也與症狀的嚴重度有關。尿失禁若對於日常生活或外出活動的困擾不大,可以嘗試保守療法。若對於生活品質、社交禮儀、或戶外活動造成不便或擔心,宜儘早選擇積極療法。現代醫學不論保守療法或手術治療都有長足的進步。藥物的副作用日益減少,手術方法日益簡單精確,不論手術材料費高達2萬元自費或健保吸收不需自費,兩種手術方法都可局部麻醉輕易搞定,更值得稱讚的是復發機會比以往的手術要少得多。

  總之,現今婦女泌尿醫學的進步,使尿失禁婦女能脫離濕濕答答的日子。讓迎向健康活力的陽光活動,不再與你無緣。 (2002/09/12)

 
 
 
 
瑪里士維護製作 版權所有 
網路掛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