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太太(化名)是三個孩子的媽。未結婚前月經一來就痛翻了。醫師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,並勸他早點懷孕,以免將來不易懷孕。老天爺也真的待她不薄,連續三年生了三個壯丁。差點跌破醫師眼鏡。
曾聽人家說,生過孩子後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會好。但王太太非但經痛未減,反而變本加厲。以前平時不會疼痛,現在連平常性交時也會疼痛不適,好不惱人。經腹腔鏡檢查,發現在子宮薦骨韌帶上有白色疤痕,圍繞著藍黑色澤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。兩側輸卵管雖是正常,但卵巢不像正常的可以撥動自如,反而與後腹腔緊緊黏連。病歷清楚的寫著子宮內膜病灶得分24分,原來王太太得到中度子宮內膜異位症。
懷孕時卵巢不會排卵,雌激素的量不高,但黃體素卻比平常要高出許多,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受到雌激素的作用會增生成長,受黃體素的作用會持續穩定,甚至萎縮。因此,懷孕時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常會有萎縮現象,少有惡化。雖然如此,但仍有不少患者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仍會持續存在。但當懷孕結束,月經週期回復。此時,卵巢功能恢復排卵功能,體內的雌激素再行增加,導致子宮內膜病灶受雌激素的影響而惡化。所幸,經過
6個月的藥物治療後,王先生與王太太同來向醫師道謝。因為恩愛不再疼痛,幸福神情正映在臉上。
(2002/09/16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