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堅忍婦產科專業醫療網站─門診時間
 
尿失禁臨床經驗分享專線 螢光抹片的公開秘密
 
醫師簡介
最新消息
衛教專區
醫學圖解
門診時間
聯絡信箱
返回首頁
 
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衛教首頁
 
 
台北榮民總醫院 婦產部
主治醫師 余堅忍、顏明賢
 
什麼是子宮頸的癌前病變?

  子宮頸癌始於子宮頸的細胞病變。這病變的演化從子宮頸表皮層的基底細胞開始。子宮頸表皮細胞不斷脫落,而表皮基底層細胞也不斷的向外生長,以保持上皮層的適當厚度。病變細胞自基底層長出,逐漸形成病灶。病變細胞未向內穿過上皮層底部界線的基底膜,只存在於上皮層稱為癌前病變,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嚴重程度分為三級。病變細胞穿過基底膜向深層組織生長,是為侵犯性癌,亦稱為子宮頸癌。

  當病變細胞取代表皮層內1/3層的細胞時,稱為子宮頸癌前病變的第一級,又稱低階癌前病變。當病變細胞取代表皮層內2/3層的細胞時,稱為子宮頸癌前病變的第二級,稱高階癌前病變。當病變細胞取代表2/3以上的皮層細胞時,稱為子宮頸癌前病變的第三級,也稱高階癌前病變。當病變細胞取代全層表皮層細胞時,稱為子宮頸原位癌。(圖一)

  Ostor AG 指出,子宮頸第一級癌前病變的演變,約57%會回復正常,約32%會維持原狀,約11%會演化為原位癌,惡化成子宮頸癌的機會約為1%。子宮頸第二級癌前病變的演變,約43%會往好的方向回復,約35%會維持原狀,約22%會演化為原位癌,惡化成子宮頸癌的機會約為5%。子宮頸第三級癌前病變的演變,約32%會往好的方向回復,約56%會維持原狀,惡化成子宮頸癌的機會大於12%。[1] DiSaia 認為自正常演變為子宮頸第一、二級癌前病變,約需1.62年;演變為子宮頸第二、三級癌前病變,約需2.20年;演變為子宮頸原位癌,約需4.51年。[2]

子宮頸癌前病變之治療

  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受患者的認知與醫師的經驗而定,但大都以局部治療為主,包括:觀察、局部切除、電燒、冷凍、雷射、電燒環切除術、子宮頸錐狀切除、子宮切除。子宮頸第一級癌前病變約有60%的復原機會,所以治療有:定期追蹤觀察、及局部治療。局部治療失敗復發率約為零。子宮頸高階癌前病變(第二、三級)單次治療的失敗率與治療方式有關:電燒環切除術4.3%,雷射5.6%、冷凍8.7%。[3] 為了能得到組織上的切確診斷,組織切除方式是優先選擇的治療方式。

陰道鏡檢查與診斷

  婦產科臨床歷史上,陰道鏡(1925, Hinselmann)要比子宮頸抹片(1943, Papanicolaou & Traut)更早應用於子宮頸癌的相關檢查。西元1925年,德國漢堡的Hans Hinselmann 首先以強光及放大鏡,於臨床上觀察子宮頸,找出子宮頸癌發生前的細微變化,此即陰道鏡的開始。陰道鏡檢查以觀察或診斷子宮頸癌前病灶為主。陰道鏡原理為,運用聚光、可調節式雙眼放大鏡、及長棉籤棒,來檢查子宮頸及陰道。觀察部位:子宮頸細胞移形區、其他子宮頸表面、子宮頸管外口、陰道穹窿、及陰道。觀察重點:找「醋酸白」病灶。病灶的嚴重程度取決於:白色病灶邊緣的整齊清晰度、色澤透光性、表面平滑或不平、白斑出現與消失的速度。白色病灶內的血管也與病灶的嚴重程度相關:血管粗細及形狀、血管管徑平順或突然變窄或中斷、及血管間距離。畫圖記錄白色病灶的位置。操作秘訣:於低倍陰道鏡的直視下,先在子宮頸上塗抹5%稀醋酸。再用中高倍(x10-15)的放大,觀察白斑的出現及消退速度,同時檢視病變的嚴重程度。

   就子宮頸癌變來說,陰道鏡檢查的主要目的是「找出癌前病變,並指引切片位置,切取最嚴重、最具代表性的組織」。雖然,子宮頸切片不會疼痛,但切片仍要遵守醫學原則:『以最小的傷害,得到最準確的診斷。』


【附註】
圖一、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分級圖示


第一級子宮頸癌前病變 (CIN 1):細胞病變僅在下1/3層內,又稱低階病變 (LSIL)
第二級子宮頸癌前病變 (CIN 2):細胞病變僅在下2/3層內,又稱高階病變 (HSIL)
第三級子宮頸癌前病變 (CIN 3):細胞病變佔2/3層以上,又稱高階病變 (HSIL)
原位癌 (CIS):細胞病變佔滿全層上皮。
1. Ostor AG. Natural history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: a critical review. Int. J Gynecol Pathol 1993;12:186-92.
2. DiSaia PJ, Creasman WT. Preinvasive disease of the cervix. In Clinical gynecologic oncology. P. 1-31. 5th ed. 1997 Mosby-year book, Inc. Missouri US.
3. 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 as triage for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nd low-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: sensitivity, specificity, and cost-effectiveness. Kaufman RH, Adam E, Icenogle J, Reeves WC. Am J Obstet Gynecol 1997;177:930-6.
 
   
 
 
 
 
 
瑪里士維護製作 版權所有 
網路掛號